标有“薪资面议”的职位,要不要去面试?

发布日期: 2022-03-15 浏览量: 1405

相信大家在投递简历时都有遇到过看中了一份工作,但却标注了“薪资面议”,除了这一项,各方面都让你很满意。那么,要不要去面试呢?

 


 

而且,明明知道求职者看到会反感,为何很多公司的薪资依旧写的是“面议”呢?

 

“薪资面议”的背后有哪些深层含义?

 

1、预算受限,设置弹性工资

 

有些企业规模不大,知名度不高,盈利也不算多,那么薪资方面就着实会缺少竞争力,如果直接明示金额或者浮动区间,很有可能收不到简历。

 


 

而另一方面,“薪资面议”也会给求职者一些心理暗示:试一试或许能够争取到自己的期望值。


对公司而言,只要候选人愿意参加面试,就有被说服的机会,哪怕薪资达不到要求,但在其它方面也可以吸引求职者加入。如工作环境、弹性工作时间、福利待遇、发展机会等方面。

 

像一些销售岗,基本工资不会太高,工资多少全看个人能力、业绩表现、成交量。定低了怕没人来,定高了怕有泡沫,很多公司就会选择“薪资面议”。也有一些企业,尤其是初创企业,启动资金不多,薪资结构涉及股权/期权等隐性收益,当面商谈比明码标价似乎更有吸引力。

 

2、薪酬定位是开放的,不设上下限

 

当然凡事不能绝对,也不能看见“薪资面议”就觉得这个岗位工资低。一些处于行业领先位置的企业同样也偏好“薪资面议”,比如阿里、腾讯、百度等,基本是在岗位市场平均水平的基础上,匹配求职者的能力。还有涉及重要的技术、管理岗位,公司也会选择不写工资,等面试者来公司面试,公司看中后,再说明工资待遇。

 

采用宽带薪酬制度的公司,由于职位性质属性,工资范围浮动较大,岗位的定薪涉及能力、经验、阅历等多个维度,不单纯以工作内容来判定,并且面试的求职者胜任情况个体差异也会呈现较大区别,这时候,公司就更加看重求职者实际面试的情况给出薪资水平,根据价值定义薪资。

 


 

这类情况在一些企业中也很常见,薪酬本身可浮动,需要根据求职者的具体情况进行商谈。并且,这种岗位一般涉及多轮面试,企业方需要全方位针对求职者的能力进行综合考察,做到价值评估、岗位称重的对比衡量,确保在双方做好彼此了解后能够实现自我价值的最高薪资水平转化。

 

3、薪资保密,不对外公开

 

对于一些较大的企业,虽然人事部门主要负责招聘,但是具体的薪资标准最终还是由各用人部门拍板确定的,甚至对某些偏核心的管理岗位,薪水都是保密项,人事部门并不享有知情权。

 

所以这种情况下的“薪资面议”就比较偏向字面意思了:请求职者们当面跟未来领导、老板谈薪。

 


 

此外,非透明化的薪资结构,除了会受公司内部流程的限制外,也包含对外部风险的考虑:如果泄漏了自己的薪资标准,万一被竞品挖墙脚咋办?虽然大多数岗位的薪资都有市场统一的区间范畴,但在人才争夺战中,如果另一家公司开出略高于你们公司的价格,那么很有可能就把你青睐的候选人招揽过去了。

 

“薪资面议”的注意事项?

 

1、面试前注意看企业的规模以及求职岗位层次。

 

决定是否去面试前,先对公司做详细的背景调查,可以采取网上搜索、打客户电话了解公司客服的服务态度,以及通过网上搜索该公司的用户群体,找该公司的用户群体来了解该公司用户群体对该公司的评价。

 


 

2、在协调过程中,一定要谨守薪酬底线,大方面谈,不要被薪酬体系或者福利待遇等成为降低薪酬的障眼法。如果用人单位要自己开价,可告诉其一个薪酬幅度,问其愿意付多少,再衡量自己能否接受。

 

“薪资面议”的单位虽然有很大的议价空间,但是谈薪的技巧却也成为影响薪资水平的因素。HR谈薪也会采取相应的策略,比如根据求职者的工作经验、能力、态度和岗位的匹配度等,形成初步定价。通过询问求职者的期望薪资形成议价空间的最高值,而通过询问上家公司的薪酬来形成议价空间的最低值。有时候,HR会通过对公司薪酬体系的过度标榜,使得求职者降低对固定薪资的关注度。

 

总结

 

“薪资面议”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对于求职者而言不够透明,但是也为求职者提供了更多可能性,更大的议价空间也代表了岗位价值。

 


 

对于正在寻找工作的小伙伴,可以参考一下智联发布的2021年《中国企业招聘薪酬报告》,如果看到比较喜欢的岗位标注“薪资面议”,要综合考虑招聘企业的公司背景、公司规模和行业性质,提高应聘成功率!